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窗户,林夏盯着梳妆台上那枚泛着廉价光泽的对戒,指尖轻轻摩挲着戒圈——昨天还以为是“一生承诺”的象征,此刻却成了扎在心口的刺。她记得上周周宇单膝跪地时,眼底的认真像星星坠落,说“这枚戒指能锁住我们一辈子”;可今天鉴定师的话像盆冷水浇下来:“这是镀金合金,成本不超过五十块。”
大二那年,林夏在图书馆角落翻《挪威的森林》,书页突然被人抽走。抬头时,撞进一双亮晶晶的眼睛——周宇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,手里攥着她掉落的笔记本,耳尖红得像熟透的樱桃。“同学,你的书。”他递过来,指腹蹭过书页,留下淡淡的烟草味(后来才知道那是他帮父亲送货沾的)。
那天之后,周宇总在图书馆占位子,带热牛奶和烤红薯。林夏胃不好,他记着每次犯病的时间,提前备好温热的姜茶;下雨天,他会举着伞追上淋成落汤鸡的她,把外套披在她身上,自己却淋得半湿。毕业那天,他在天台摆满蜡烛,掏出一个小盒子:“等我赚够钱,就娶你。”盒子里是一枚银戒,他笑着说:“暂时买不起黄金,但这颗心是真的。”
工作第三年,周宇升了主管,林夏也进了心仪的设计公司。两人租了间小公寓,墙上贴满了旅行计划,却因加班一次次推迟。去年生日,周宇神秘兮兮地说“有惊喜”,结果捧出一枚沉甸甸的“黄金”对戒。他笨拙地套在她无名指上,喉结滚动:“这次,我能给你更好的。”
直到上周,闺蜜小晴瞥见戒指,皱着眉说:“这色泽不对,仿品吧?”林夏当时只当她是嫉妒,直到鉴定中心的报告摆在眼前——“镀金合金,市场价约80元”。她攥着报告冲回家,把戒指摔在桌上:“周宇,这就是你的‘一辈子’?”
周宇没说话,只是从抽屉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缴费单。那是他母亲的病例,上面写着“尿毒症晚期”,治疗费用高达三十万。他声音发哑:“我妈住院时,我把所有存款都交了。我想给你买真的,可剩下的钱只够买这个……我怕你知道会难过,所以才撒谎。”
林夏愣住了。她想起上周周宇凌晨三点还在敲键盘,衬衫领口洇着咖啡渍;想起他最近总吃泡面,把省下的钱塞给她买护肤品。原来那些“加班”,都是为母亲治病;那些“没时间”,都是在医院陪床。
“对不起,”周宇抬起头,眼睛通红,“我不是故意骗你,我只是想……让你觉得,我配得上你。”
林夏默默拿起戒指,重新戴回手指。戒圈还是凉的,可掌心的温度却暖了起来。她想起初次见面时,周宇为她挡雨的身影;想起创业失败时,他鼓励她“大不了从头再来”;想起每一个失眠的夜晚,他抱着她说“我在”。
“这戒指是假的,”她轻声说,“可你给我的,从来都不是假的。”
后来,他们把假戒指改造成了情侣项链,刻上两人的名字和相遇的日期。林夏在设计稿里画了一对“假黄金”对戒,配文:“爱情从不是用价格衡量,而是看谁愿意为你,把谎言变成真心。”
如今,每当有人问起那枚“假黄金”的故事,林夏总会笑着摇头:“你看,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金属的光泽,而是愿意为你藏起脆弱、露出勇敢的那个人。”
结语: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,我们总容易被表面的繁华迷惑。可真正的爱情,从不在意礼物的贵贱,而在乎对方是否愿意为你放下骄傲,袒露柔软。那枚假黄金对戒,或许没有真金的耀眼,却承载了两个年轻人最纯粹的真心——它证明了,爱从不是交易,而是彼此扶持、共同成长的勇气。
(全文约120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