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|begin_of_box|># 八十两黄金:古宅暗藏的百年谜团与人性试炼
江南的梅雨季节总带着股黏腻的潮意。那天傍晚,阿明正蹲在天井里刮除青石板上的青苔,突然听见后院传来“哐当”一声——是风卷着老槐树的枝桠,撞碎了墙角堆着的旧木箱。他起身循声望去,箱盖腐朽得几乎散成碎片,里面却整整齐齐码着八锭黄澄澄的金子,每锭足有十两,在暮色里泛着冷冽的光泽。
“八十两……”阿明倒吸一口凉气,指尖触到金属的瞬间,寒意顺着血管爬遍全身。这可不是普通人家能拥有的财富。他记得祖父临终前攥着他的手,声音沙哑得像磨砂纸:“阿明啊,祖屋地基下埋着比命还重要的东西,可千万别碰……”当时的他只当是老人的糊涂话,没想到竟是真的。
阿明的思绪飘回十年前的那个冬夜。那时祖父躺在藤椅上,手里的铜烟袋冒着淡蓝的烟,忽然说:“你太爷爷林茂才是道光年间的绸缎商,太平军打进来那年,他把全城百姓的性命都扛在了肩上。”
族谱上的文字印证了这一点:咸丰十年(1860年),太平军攻入江南,城里尸横遍野。林茂才冒险打开自家地窖,收留了十七户逃难的乡亲。为了给他们置办粮食和棉衣,他将全部积蓄换成八十两黄金,埋在后院的老槐树下,叮嘱家人:“这是众人的救命钱,除非全城遭难,否则不许动。”
后来太平军退去,乡亲们各自返乡,林茂才却因过度劳累去世,临终前只来得及摸着孙子的头说:“人心比黄金重。”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阿明合上族谱,指腹摩挲着泛黄的纸页,心里像压了块石头。他没想到,这八十两黄金背后,竟是一段关乎生死与良知的往事。可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,却引发了轩然大波。
晚饭时分,阿明的妻子秀兰第一个跳起来,筷子“啪”地拍在桌子上:“八十两黄金!天哪,咱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!”她的眼睛瞪得像铜铃,仿佛已经看到了满屋子金银财宝,“咱们可以把房子翻新,给孩子买学区房,甚至开个服装厂……”
儿子小宇也凑过来,拽着阿明的衣角晃来晃去:“爸爸,我要变形金刚,要最新款的iPhone!”连平时最节俭的母亲都忍不住叹了口气:“你爷爷一辈子省吃俭用,要是知道有这么一笔钱,说不定能多活两年。”
只有父亲沉默不语,坐在角落里抽着旱烟,烟雾缭绕中看不清表情。阿明看着家人的样子,忽然想起祖父的话:“人心比黄金贵。”他站起身,把族谱放在桌上:“这黄金不是咱们的,是当年那些乡亲们的救命钱。如果没有他们,咱们家也不会有今天。”
“什么?”秀兰一下子炸了,“你疯了吧?那是咱们祖宗留下的,凭什么给别人?”她一把抓起族谱摔在地上,纸页散落一地,“你要是敢把这黄金捐出去,咱们就离婚!”
小宇也跟着哭闹起来:“爸爸坏!爸爸不给我买玩具!”母亲则抹着眼泪说:“你爷爷辛辛苦苦攒下的钱,你就这么糟蹋?”
阿明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。他没想到,自己的一番话会引来这样的反应。难道在利益面前,亲情真的不堪一击吗?
第二天清晨,阿明决定去镇上的档案馆查资料。他记得族谱上提到,当年被救的乡亲里有位姓张的铁匠,还有一位教书先生。或许他们留下了线索。
在档案馆里,阿明找到了一本泛黄的《江宁县志》,上面记载了咸丰十年的灾难:“太平军入境,民不聊生。林茂才商贾,倾其所有,藏粮于地,救活百姓数十口。”旁边还附了一张手绘地图,标注了祖屋后院的方位。
更让他